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_种植_茶美文

茶美文>农业>种植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

时间:2024-08-17 19:32:04 作者:午夜心跳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

求有关青花瓷的诗句!!

答案一:

两条青龙在盘旋

山一样的火把龙珠 锻炼

星光引诱我

踏入工匠的心田

精心调制的泥土

塑造着永久的祈盼

圆 是家的饭桌

青 是龙翔的天

炊烟飘起的酒香在龙须上缠绕

筷子动起的声响是龙吟的欢颜

我捧着这凝固的思绪

看到了晕散的历史和生活

也看到了不变的飞升 不变的钴蓝

答案2: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去 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饰)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转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转化)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

答案3

一、概述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二、青料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三、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四、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器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器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总的说来,此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底足修削不细腻,有敦厚感;多见浅宽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现象,有的见火石红。正统时的瓶、罐器口为直颈形,与宣德器一致;天顺时的则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阔形,与成化时相近。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的修长。纹饰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面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较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仅用弦纹装饰;龙多为夔龙,鼻子长长的像象鼻;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的纹饰多见。胎质细腻洁白,釉极细润有玉质感,但稍微发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炉。款识除“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等。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和,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

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晕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与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书款,个别用“造”字。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八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圆下方式葫芦瓶等异型器多见。朝珠盒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稳定、纯正,蓝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厉害)。纹饰与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年造”两种,不见“制”款;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纹饰除传统的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多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款识多见“大明万历年造”,也有“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造”;多伪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

6、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天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7、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8、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9、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10、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11、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12、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香引芙蓉惹钓丝 呼啸 文章介绍了瓷瓶哪些内容

(原作者:呼啸)笔者近日新见一民国仕女垂钓图瓷罐,瓷罐图案内容较为少见、饶有情趣,今特此介绍。

瓷罐呈椭圆形,俗称冬瓜罐。高27厘米,口径8.9厘米,盖已缺失。罐正面勾绘出一幅大户人家的庭院小景:几块嶙峋的太湖石堆砌成一座淡青色的假山,假山旁植有数株红槿与绿柳,清风袭来,红槿送香绿柳轻舞。在红槿与绿柳的簇拥下,露出朱梁青瓦的一座小亭。小亭下是一片莲塘,只见近处或卷或舒的荷叶在水面连成一抹凝碧,而那几朵或含苞带怯或怒放迎人的芙蓉则像是镶嵌在绿玉上的红宝石一般夺目。远处一对鸳鸯正自在地游动,天空中燕子盘旋依回。就在这一派闲适的气氛中,画师描绘了亭子中的两位小姐与一位丫鬟。一位小姐头梳高髻,身着蓝衫橙裙,靠着亭子的立柱,手中持一根鱼竿探向莲塘,只见她屏息凝神一动不动地正在等待鱼儿上钩。另一位小姐则头梳双髻身着红衫,斜斜地倚靠在亭边的栏杆上,手持一根鱼竿垂向水面,看她意态悠闲的样子似乎已经成竹在胸了。站在最后的是一位头梳双髻身着绿衫紫裙的丫鬟,只见她手持一柄团扇正专注地观望着两位小姐,也许是在猜想谁能先钓上鱼来(图1)。

瓷罐背面有题诗两句:“苏小楼头杨柳风,莲塘初动语芳丛。”并有款曰:“画于珠山之西轩,周图真写”(图2)。这两句诗乃是化用清乾隆时期江苏常州进士吴泰来的诗句而来,最早收录于当时杭州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一书中,原诗本是“苏小楼头杨柳风,小姑斗草语芳丛”。这头一句诗中的“苏小”既是南齐时的钱塘名妓“苏小小”,或因时人俱传苏小小才气不凡且又对爱情忠贞,因此,到唐代时她就已经成为了诗人词客笔下反复吟咏的绝代佳人。白居易《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一诗中云:“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一支生花妙笔、寥寥三五句间,白乐天就把苏小小活脱脱地塑造成了一个清纯烂漫折柳条为镯、卷柳叶为笛的可爱少女。自此,杨柳便成了苏小小的代名词,而“苏小楼”这本是只属于苏小小的私闺也渐渐地就成了妙龄女子闺阁的同名。至于这后一句诗中的“斗草”,本是古时颇为流行的一种游戏,清代失传,据现有文献所知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初时只是端午时为了让人们学习与识别药草而发明的,后来扩展到整个春日都可进行的一种游戏。斗法有“武斗”与“文斗”两种。所谓“武斗”是比试草茎的韧性,方法是将草茎相交结,两人各持己端向后拉扯,以断者为负,这种游戏是顽皮孩童们的最爱,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五)》中的“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一句,就描写了孩童们因为玩斗草游戏而毁了庭院的花草的故事。而所谓“文斗”则是要考较学识是否博杂、生活经验是否丰富了,其内容主要是对花草名。因为这一游戏不涉及激烈的身体运动,因此最适宜女子参加。历来诗文绘画中对女子“斗草”多有描绘,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里宝玉生辰那天,香菱与官等四五个小丫鬟斗草的一段描写,“观音柳”对“罗汉松”、“君子竹”对“美人蕉”等等花样繁多很是有趣。在这件瓷器上,画工巧用吴泰来的诗句加以改化,不言“斗草”之戏,而是用“莲塘动”代指“垂钓”,很好地用诗词对应了画面中大家闺秀亭中垂钓、闲情雅致、笑语频闻的生活场景。

这件瓷罐是民国时期典型的嫁妆瓷,当时大凡像样一些的人家在嫁女时都愿意定做数对各种瓷瓶,瓶上或画些读书下棋、垂钓葬花之类的雅致故事,或描些麻姑献寿、福禄寿喜之类的吉祥图案,其寓意无非是平安富贵这些千古不变的心愿。此罐的画者周图真是活跃于清末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的一位制瓷匠人,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存世品看主要制作粉彩瓷器。虽然笔法粗疏并无高妙之处,但这件瓷罐所涉及到的仕女垂钓的题材却还是值得一说的。

垂钓是一项古老的运动,最初它是先民们获取生活资料保证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安半坡遗址中发掘出的骨质鱼钩证明,钓鱼至少已经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这之后,垂钓就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雷泽垂钓的传说以及姜太公渭水钓王侯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颂。然而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垂钓仿佛仅是属于男人的运动,诗词歌赋、图形绘画中记录女子参与垂钓活动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一方面是源于在古代钓鱼这项运动与生计联系密切,女子在家操持家务较少参与;另一方面也与男子长期掌握话语权、很少对女子参与这一活动进行记录有关。其实女子参与垂钓运动相当早,而且很早就把它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了。宋代词人吴文英在一首闺怨词《浣沙溪》中就曾写下:“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的句子,可见至迟在宋代,女子就已经把垂钓作为一种消遣闲暇、排遣寂寞的运动了。而真正对女子垂钓进行了细致描写的则还是曹雪芹的巨制《红楼梦》。《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道,史湘云请了贾母、王夫人、宝玉、黛玉及宝钗等一众人到藕香榭咏菊花诗摆螃蟹筵,“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而到了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中,更是写了李纨、李琦、邢岫烟、探春四人与宝玉用钓鱼来比试运气的段落,将众人如何理钩、如何下钩、钓得何色鱼种都写得极为详细,说明当时大户人家的姑娘对钓鱼确是十分在行的。清末无名氏画家曾为《红楼梦》绘插图《大观园图》,其中就有“四美钓鱼”图,而光绪时期河北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人物高桐轩也曾绘有“四美钓鱼”题材的年画,目前民间也仍然能见到民国时期“四美钓鱼”题材的铜墨盒等器物。那么笔者此次所见的仕女垂钓图瓷罐是否也是《红楼梦》“四美钓鱼”题材的一种变体呢?如果是,它又是因为画面布局、尺寸还是其他原因而省略了贾宝玉的形象呢?如果不是,这种仕女垂钓图题材的图像源头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都需要依赖更多新资料的陆续公布才能逐步为人们所了解。

...500字左右,要联想和想象表达方式,句子开头结尾优美·呼应...

吉它情缘

自从去年我真正看到了哥儿们玩吉它,我就深深地被吉它这乐器吸引住了,看着他们弹得出神入化,动听至极,我更想练就吉它,爸爸发现了我这一兴趣,便给我买回了一把吉它.那时,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练吉它之中,寻求最高境界.

初始,我先是练习指法——就是练好每只手指所管理的弦.教导我的表哥写出了指法谱给我,让我耐心地练熟它,提升速度,我当然是全心投入吉它的训练呢!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刻苦训练,指法练习基本完成了,速度快得仿佛让人听不出弹的弦啊!接着,我要学习按和弦.哥哥教我看书本,在书中抽出和弦谱来练习,他又郑重地对我说:"要想练好和弦,一定要吃得苦,不怕疼,不少吉它爱好者就是被痛吓倒半途而废了,所以必须克服困难!"此后,我就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弦这一课了.

"走到半途",我越学越辛苦,手指上似乎轻轻触动琴弦也像刀割似的,我真想过放弃吉它,但我总放不下吉它,好像它对我说:"别放弃啊!你要坚持下去,不要给别人看扁啊!"我想:"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要做到,既然上天不许我放弃,我就要学下去!"于是,我又专心地学起来,克服一切痛楚,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到底.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掌握了按弦的技巧了,看着那深蓝的吉它,那美丽的孔子,仿佛张大那圆圆的嘴巴,唱着振奋人心的歌,是为我高唱.

一轮艰辛的日子过去,接着就要自己去提高了.此后,我和吉它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还进行了演出呢,在学校,广播电台上,尽展风彩.

我深爱的吉它,多谢你,是你让我懂得了在漫漫人生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必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吉它,我爱你.

我学书法的苦与乐

我学书法三年了,现在写得一手很棒(至少我和同龄的小朋友都这样认为)的书法。你想知道我是怎么练出来的吗?这里面有许多苦与乐。

记得我6岁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海日书画学校,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那里有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水墨画、水粉画。我羡慕极了,很想学到这一手。于是妈妈带我去报名。

当时,老师让我试着写一下,可我连毛笔都不会拿,就像拿腊笔似的抓起了毛笔,还弄得满手都是墨,现在想起来真可笑。黄老师慢慢纠正了我的握笔姿势,接着让我试着用毛笔写一横。结果,我写出来的一横长满了“鸡皮疙瘩”。不过黄老师说我的接受能力较强,加上妈妈的再三恳求,还是收下了我。

于是我来到了教室,好多比小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地练习。我也坐下来试着在黄老师给的双勾练习纸里“描”起来。要知道当时我连涂颜色都糟糕得很,写出的“横”和“竖”当然更见不了人。黄老师看见我这么一本正经地在“描”,鼓励我说:“丁滔进步真快,看你拿笔拿得多棒!”得到表扬的我更是努力了。

但那时的我很调皮,用妈妈的话说“没有一秒钟能坐得住的”,才写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搞小动作了。黄老师悄悄走到我身边对我说:“丁滔,你想写得跟这位小朋友一样好吗?快点练呀!”看见大家都在埋头练习,我不好意思地又拿起笔来。又过了不得五分钟,我又探头去看看邻桌的小朋友;一会儿又故意用毛笔在自己的衣裤、桌椅上乱画;一会儿又把盛墨的碟子打翻了……弄得老师不得安宁。黄老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站在我身边,把我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拉回我的书法练习上。黄老师这次批评我,下次又表扬我,既让我明白自己做得不好,又不让我失去信心,就这样,在黄老师的不断提醒和指点下,我慢慢地掌握了书法的一些窍门了,每次上课专心练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一年级的时候,刘老师知道我在学书法,就特意让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我也很乐意。可是,我依然很粗心很调皮,虽然悟性高,进步快,可是每次写完书法回家总是脏兮兮的。妈妈于是为我准备了一双袖套,让我上书法兴趣班时戴上,可是我不喜欢戴袖套。有一次,我和邻桌的同学玩时,他不小心把我桌面的墨洒了。因为我平时总是写得很脏,又怕遭老师骂,于是我急中生智,用衣服的袖子把墨擦干净,然后,再把妈妈为我准备好的袖套戴上。这样,我便轻而易举地过了学校老师一关。可回到家,妈妈使尽法宝,都没能把我的校服上的墨迹给洗干净,只好为我重新买来一套新校服。那次我被妈妈重重地骂了一顿,我很委曲。我不用衣服擦,被老师骂,擦了又被妈妈骂。于是我堵气不上兴趣班了,现在想来真后悔,要是徐老师能原谅我,再收我为徒就好了。

很快,我过了“正”字和“永”字关。一天,黄老师跟我和妈妈商量,希望我能用心练习,坚持两年(包括两个假期的周一到周五),会有成绩的。我有点犹豫,因为一坐就是半天、一天,好累呀!再想到寒暑假所有的自由时间都泡汤了,想打退堂鼓。妈妈告诉我书法是我国古代文化精髓,能修心养性,对我的将来很有帮助,黄老师也跟我一起憧憬着未来成功的喜悦,我最终狠下决心,选择了学下去。

这是我在黄老师家学书法的第一个暑假。我每天(周一到周五)早上七点半来到黄老师家,一写就是一整天(除了午休和午饭),妈妈下班后再来接我。听上去都有点不可思议吧。可不知怎的,当时我并不觉得很苦,或许是有个良好的氛围吧,又或许是我想着自己的作品快出炉了吧。一个暑假过去了,我不但没有耽误功课(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做),书法还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虽然我也羡慕同学们在暑假里学会了游泳、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尽情地上网或游戏,但我觉得还是值得,并且我渐渐爱上了书法。

当我完成了两幅作品后,总觉得差不多了,开始觉得练书法有些乏味,提不起兴趣,练习时总走神。幸亏黄老师及时发现,给我换了一种新字体——张迁碑。我突然觉得很有新鲜感,又很有挑战性,而且这种字体也适合我,笔画粗厚大气。我越写越投入,黄老师见我如此努力,便开始了一对一的教学。我也很珍惜这个机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老师的悉心教育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获得了“墨彩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二等奖。

这就是我学书法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一定会继续练下去的。

我学书法的苦与乐

我学书法三年了,现在写得一手很棒(至少我和同龄的小朋友都这样认为)的书法。你想知道我是怎么练出来的吗?这里面有许多苦与乐。

记得我6岁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海日书画学校,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那里有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水墨画、水粉画。我羡慕极了,很想学到这一手。于是妈妈带我去报名。

当时,老师让我试着写一下,可我连毛笔都不会拿,就像拿腊笔似的抓起了毛笔,还弄得满手都是墨,现在想起来真可笑。黄老师慢慢纠正了我的握笔姿势,接着让我试着用毛笔写一横。结果,我写出来的一横长满了“鸡皮疙瘩”。不过黄老师说我的接受能力较强,加上妈妈的再三恳求,还是收下了我。

于是我来到了教室,好多比小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地练习。我也坐下来试着在黄老师给的双勾练习纸里“描”起来。要知道当时我连涂颜色都糟糕得很,写出的“横”和“竖”当然更见不了人。黄老师看见我这么一本正经地在“描”,鼓励我说:“丁滔进步真快,看你拿笔拿得多棒!”得到表扬的我更是努力了。

但那时的我很调皮,用妈妈的话说“没有一秒钟能坐得住的”,才写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搞小动作了。黄老师悄悄走到我身边对我说:“丁滔,你想写得跟这位小朋友一样好吗?快点练呀!”看见大家都在埋头练习,我不好意思地又拿起笔来。又过了不得五分钟,我又探头去看看邻桌的小朋友;一会儿又故意用毛笔在自己的衣裤、桌椅上乱画;一会儿又把盛墨的碟子打翻了……弄得老师不得安宁。黄老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站在我身边,把我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拉回我的书法练习上。黄老师这次批评我,下次又表扬我,既让我明白自己做得不好,又不让我失去信心,就这样,在黄老师的不断提醒和指点下,我慢慢地掌握了书法的一些窍门了,每次上课专心练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一年级的时候,刘老师知道我在学书法,就特意让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我也很乐意。可是,我依然很粗心很调皮,虽然悟性高,进步快,可是每次写完书法回家总是脏兮兮的。妈妈于是为我准备了一双袖套,让我上书法兴趣班时戴上,可是我不喜欢戴袖套。有一次,我和邻桌的同学玩时,他不小心把我桌面的墨洒了。因为我平时总是写得很脏,又怕遭老师骂,于是我急中生智,用衣服的袖子把墨擦干净,然后,再把妈妈为我准备好的袖套戴上。这样,我便轻而易举地过了学校老师一关。可回到家,妈妈使尽法宝,都没能把我的校服上的墨迹给洗干净,只好为我重新买来一套新校服。那次我被妈妈重重地骂了一顿,我很委曲。我不用衣服擦,被老师骂,擦了又被妈妈骂。于是我堵气不上兴趣班了,现在想来真后悔,要是徐老师能原谅我,再收我为徒就好了。

很快,我过了“正”字和“永”字关。一天,黄老师跟我和妈妈商量,希望我能用心练习,坚持两年(包括两个假期的周一到周五),会有成绩的。我有点犹豫,因为一坐就是半天、一天,好累呀!再想到寒暑假所有的自由时间都泡汤了,想打退堂鼓。妈妈告诉我书法是我国古代文化精髓,能修心养性,对我的将来很有帮助,黄老师也跟我一起憧憬着未来成功的喜悦,我最终狠下决心,选择了学下去。

这是我在黄老师家学书法的第一个暑假。我每天(周一到周五)早上七点半来到黄老师家,一写就是一整天(除了午休和午饭),妈妈下班后再来接我。听上去都有点不可思议吧。可不知怎的,当时我并不觉得很苦,或许是有个良好的氛围吧,又或许是我想着自己的作品快出炉了吧。一个暑假过去了,我不但没有耽误功课(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做),书法还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虽然我也羡慕同学们在暑假里学会了游泳、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尽情地上网或游戏,但我觉得还是值得,并且我渐渐爱上了书法。

当我完成了两幅作品后,总觉得差不多了,开始觉得练书法有些乏味,提不起兴趣,练习时总走神。幸亏黄老师及时发现,给我换了一种新字体——张迁碑。我突然觉得很有新鲜感,又很有挑战性,而且这种字体也适合我,笔画粗厚大气。我越写越投入,黄老师见我如此努力,便开始了一对一的教学。我也很珍惜这个机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老师的悉心教育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获得了“墨彩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二等奖。

这就是我学书法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一定会继续练下去的

是这个吗,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图片 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搞笑

下一篇:更多种植

本文标题: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

本文链接:http://m.chameiwen.com/article/129902.html

使劲推荐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瓷瓶的美句子简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形容瓷瓶的美句子有哪些 形容...

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图片 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搞笑
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图片 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搞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下雨经典句子说说短句图片 下...

火焰写真文案句子大全图片 火焰写真文案句子大全简短
火焰写真文案句子大全图片 火焰写真文案句子大全简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火焰写真文案句子大全图片 火...

雪景优雅句子大全图片简短 雪景优雅句子大全图片高清
雪景优雅句子大全图片简短 雪景优雅句子大全图片高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雪景优雅句子大全图片简短 雪...

求婚情话独特句子短句图片 求婚情话独特句子短句大全
求婚情话独特句子短句图片 求婚情话独特句子短句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求婚情话独特句子短句图片 求...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好颓废的美感句子简短 好颓废的美感句子图片
好颓废的美感句子简短 好颓废的美感句子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好颓废的美感句子简短 好颓废...

下去约饭文案句子怎么写 下去约饭文案句子简短
下去约饭文案句子怎么写 下去约饭文案句子简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下去约饭文案句子怎么写 下去...

圣诞文案句子短句英文简短 圣诞文案句子短句英文带翻译
圣诞文案句子短句英文简短 圣诞文案句子短句英文带翻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圣诞文案句子短句英文简短 圣...

老师评价郑中基的句子有哪些 老师评价郑中基的句子怎么写
老师评价郑中基的句子有哪些 老师评价郑中基的句子怎么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老师评价郑中基的句子有哪些 ...

跑步人深刻感悟句子简短 跑步人深刻感悟句子怎么写
跑步人深刻感悟句子简短 跑步人深刻感悟句子怎么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跑步人深刻感悟句子简短 跑步...

精选种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