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泥鳅技术大全 云南泥鳅养殖_种植_茶美文

茶美文>农业>种植

养泥鳅技术大全 云南泥鳅养殖

时间:2023-09-24 17:09:41 作者:还祈求什么?

泥鳅鱼养殖方法

  1、网箱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养殖模式要选择在向阳避风的湖泊、水库塌乱,最后在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区,网箱的面积可大可少,根据养殖环境制作。饲养时在网箱内铺一层肥泥,另外网箱的高度要高于水面30-40公分,防止泥鳅跳逃,喂食以人工饵料为主,所以放养的种苗一定要选择能摄食人工饵料的。

  2、池塘养鳅模式,池塘养鳅模式是最为常见的养殖方式,可适应各大地区,可利用现成的池塘或者利用稻田、土坑都可以。一般要求要要长宽在20-30米的池塘,池深在2米内,辩缓水深在50-60cm,池低平整,再在周围围网,做好防逃措施,培养水质,培育一些浮水植物即可。再根据3cm以上的幼苗以每每亩500斤的密度放养,待一种3-4月后即可出售。

  3、莲藕塘养殖模式,和稻田养殖模式类似,在莲藕塘养殖也可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两用,实现生态养殖。但于稻田养殖模式略有不同的是,莲藕的茎杆上有小刺,在泥鳅采食、活动时已发生外伤情况,易导致疾病感染。所以运用此种模式时,一要注意饲养数量,二是要选择刺少的莲藕品种。团灶档

  4、稻田养殖模式,稻田养殖模式是实现生态平衡的一种养殖方法,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两用,在饲养时泥鳅可已稻田中的昆虫和浮水植物为食,可以起到极好的生物防治作用,基本可以不要做到打药,减少环境污染。而水稻也可以吸收泥鳅的排泄和分泌物,减少化肥的使用,还可加强水质,降低养殖成本。两者可以生产出真正无污染、无公害、绿色的水稻和泥鳅。

  5、水泥池养殖模式,水泥池养殖模式有饲养管理方便、捕捞容易以及能极好的调控水质和水温的优势。一般为了方便管理,每个水泥池面积在100平米左右,池深0.8-1米,池的底部要铺一层20-30cm厚的泥土,搭建一个适宜泥鳅的生长环境。另外水泥池在搭建后一定要进行脱碱和消毒工作,才能放苗饲养,否则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造成泥鳅大量死亡。

泥鳅怎样养殖

养殖泥鳅要注意什么?
1、消毒:在鳅苗放养前进行鳝池消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5-7天,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

在消毒时池水保持一定水位,并确保水、水草和池都被消毒完全。2、鳅种:在鳅种的选择上要十分注意。

平原湖区中收集的野生苗种,丘陵、山区地带的野生苗种则不宜养殖,且以人工繁租码育的鳅苗为最zui佳。此外,选择鳅苗时一定要保证鳝种个体的健康,淘汰伤bing的个体,否则极易造成鳅苗相互感染致死。

3、防逃:经常检查、维修泥鳅池的防逃设备。雨天特别是大雨天气时,及时排水,防止泥鳅从排水孔逃出。

4、水质:要有良好的水域环境。你的养殖面积较小,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一般水色应为油绿色或茶褐色。

如发现水质恶化,要及时换水。5、饵料:泥鳅吃饵料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饵料种类,泥鳅会拒食,影响正常生活生长。

如确实需要改换饵料,应逐渐减少原饵料的比例,同时增加新换饵料的比例来调整。6、防暑和越冬工作:要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泥鳅冻伤、冻死。

此外,要注意防止老鼠等的危害。7、预防:养殖主要的就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


买回的泥鳅要怎么养?
泥鳅滑溜溜的身体,圆头圆脑的外型很可爱。泥鳅常常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很多人都知道泥鳅可以吃带瞎,但不知道泥鳅也可以作为观赏的动物。无论是家庭少量饲养泥鳅,还是专门的饲养场养殖,饲养泥鳅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弊行哪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二、饲养泥鳅常见错误: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有些养鳝池投放泥鳅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饲养泥鳅的器皿要够高。如果是用池饲养,那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不分季节,随便养泥鳅。“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放种苗,而且泥鳅也有冬眠的习惯。

4.不更换饲养泥鳅的水。我们要定时向池中注入新水,如果发现泥鳅冒顶吞食空气或浮头嚎水,就应立即注入新水,也可用气管池中打气,以缓解水中缺氧。
家养泥鳅怎么养
庭院养殖

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废弃池塘、低洼地等进行修正、改建,发展庭院养鳅,实践证明,它具有方法简单、饲料来源广、养殖成本低、饲养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农民发展家庭副业、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现将庭院养殖泥鳅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鳅池建设鳅池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鳅池面积因养殖方式及养殖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庭院养殖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平方米~80平方米,池深1m~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cm~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二、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天~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塘;5天~7天后,蓄水10cm~20cm,施用10kg/亩~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规格为体长5cm~7cm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平方米~100尾/平方米,同时可在鳅池中搭配放养5尾/平方米~8尾/平方米的鲫鱼。三、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小时~4小时内吃完为准。成鳅期,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泥鳅生长、摄食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残饵要及时清除。四、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cm~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池水易缺氧,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五、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六、病害防治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七、捕捞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家庭·泥鳅怎么养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英文名:Orientalweatherfish。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

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

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除西部高原地区外,我国自南到北各处都有此鱼生长。

泥鳅个体虽小,但其分布甚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

泥鳅性味甘、平。《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

《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其常见的药用食法主要有三种:1、取适量泥鳅放在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洗净入锅,文火烘干,研末备用。服时每次取5克,温开水送下,一月三次。

此法对急慢性肝炎都有疗效;还可治黄疸、保肝、促使肿胀的肝脾回缩。2、用活泥鳅适量,按上法处理后,与等量的鲜活虾煮汤食用,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阳萎。

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后食用,具有补脾、壮肾和健胃之功效。泥鳅的粘液内服可治小便不通、热淋;外用能治白癣与漆疮(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肤病)。

【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

【性味归经】甘,平。【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利尿除湿。

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瘙痒,痔疮下坠。【用法用量】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养殖技术】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ontor)属鲤形目,鳅科。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泥鳅钻豆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这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1苗种培育1.1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300~400kg/667?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

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1.3苗种放养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1.4饲养管理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
十亩田的泥鳅养殖需要投资多少钱,
一亩稻田改造费用在500元左右,一亩稻田可养殖600斤(3万条)条泥鳅。泥鳅市场价格10~15左右,按10元/斤计算,约6000元。经过6—8个月的饲养,重量可增加3~5倍,按4倍计算,亩产量可达2400斤左右。饲养成本在7000元(包括药物)。具体情部况你可以到东方水产教材网去了解。

鳅苗投资:3-5公分的29元/斤200-300条/斤每亩投放400斤6-7公分的28元/斤150-180条/斤每亩投放450斤8-10公分的28.5元/斤130-150条/斤每亩投放500斤种鳅15-25公分68元/组15条/组9母6公每十平方投放1组

每亩总投资成本:500+6000+7000=13500元。年产值31200元,一亩稻田养殖年纯利润均在15000以上。十亩田你自已计算!祝你成功!
泥鳅怎么繁殖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

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最适水温为22一28℃。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7000一10000粒,体长12厘米的怀卵量12000一14000粒,体长15厘米的怀卵量为15000一18000粒,体长20厘米怀卵量为24000粒左右。怀卵量最多的可以超过6.5万粒。

卵圆形,卵径0.8一1.0毫米左右,吸水后膨胀到1.3一1.5毫米,卵黄色,为半黏性,黏附力不强。由于卵在卵巢内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约为怀卵数的50%一60%。

雄鳅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在6厘米以上,性成熟较雌鳅早,雄鳅精巢一对,位于腹腔两侧,呈带状且不对称,右侧的精巢比左侧的长而狭窄,重量也轻一些,当雄鳅体长为9一11厘米时,精巢内的***约有亿个。泥鳅产卵喜在雨后晴天的早晨,产卵前,雌鳅在前面游动.数尾雄鳅在其后紧追不舍,***时,雌雄鳅多活动在水表面和鱼巢周围,当***达到***时,雌雄鳅的头部和躯体互相摩擦并相继游出水面。

雄鳅追逐纠缠雌鳅,并卷曲于雌鳅腹部,以***雌鳅产卵,同时雄鳅也排出***,进行体外受精,这种动作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次数也不相等,个体大的可在10次以上,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随着水的波动,极易从附着物上脱落沉到水底。泥鳅拉丁学名:Orientalweatherfish别称:鱼鳅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科:鳅科亚科:花鳅亚科属:泥鳅属分布区域: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简介:泥鳅,体形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

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

眼小,无眼下刺。须5条。

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可入药。药用: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暖中益气、醒酒,解除消渴症。同米粉一起煮食,可调补中焦脾胃治疗痔疮。

附方:治疗异物鲠喉:用线捆住活泥鳅的头,将它的尾巴朝里,先放入喉中,然后将泥鳅拉出来即可。
请教如何养泥鳅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英文名:Orientalweatherfish。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

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

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除西部高原地区外,我国自南到北各处都有此鱼生长。

泥鳅个体虽小,但其分布甚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

泥鳅性味甘、平。《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

《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其常见的药用食法主要有三种:1、取适量泥鳅放在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洗净入锅,文火烘干,研末备用。服时每次取5克,温开水送下,一月三次。

此法对急慢性肝炎都有疗效;还可治黄疸、保肝、促使肿胀的肝脾回缩。2、用活泥鳅适量,按上法处理后,与等量的鲜活虾煮汤食用,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阳萎。

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后食用,具有补脾、壮肾和健胃之功效。泥鳅的粘液内服可治小便不通、热淋;外用能治白癣与漆疮(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肤病)。

【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

【性味归经】甘,平。【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利尿除湿。

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瘙痒,痔疮下坠。【用法用量】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养殖技术】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ontor)属鲤形目,鳅科。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泥鳅钻豆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这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1苗种培育1.1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300~400kg/667?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

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1.3苗种放养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

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1.4饲养管理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泥鳅应保持在24-27℃的最适水温范围内。2.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故可用米糠、小麦、蝇蛆作饵料,一般一日三次。摄食率通常由摄食量决定。3.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机肥,但施肥时一定不能太频繁,池水要勤慎孝换,一般10-15天换一次。4.钓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排干,采取抓大留小的方法,保证池中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后续的养殖和高产。5.随着泥鳅品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其适当深度,平时较浅,热天热时可加深,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容水环境。6.秋末冬初,水温降到10℃~15℃,泥鳅的食量减少时,就可以捕捞了。想要泥鳅长得好,就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这样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喂食平台,方便观察。答:每次喂食的量可以根据泥鳅剩余的宽段稿食物来调整。一般半个月喂一次燃吵即可。扩展数据笔记版本:1.注意池塘的水温。一般来说,不应该超过30。如果天气很热,应该给池塘加水,这样可以降低温度。2.水质应该正常,有点绿,能见度20cm左右。如果发现水有点黑,可能是里面微生物太多了。这个时候要注意调节水质。

上一篇:大棚油豆角春早熟栽培技术视频 大棚油豆角春早熟栽培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更多种植

本文标题:养泥鳅技术大全 云南泥鳅养殖

本文链接:http://m.chameiwen.com/article/41512.html

使劲推荐

发财树叶子有霉斑 绣球叶子有霉斑
发财树叶子有霉斑 绣球叶子有霉斑

家里有这种花小小的花盆挤着养着开的像疯了一样!虎皮兰虎皮兰的根系很短。如果用的锅...

上海市淡水鱼养殖区地址 上海淡水鱼养殖场
上海市淡水鱼养殖区地址 上海淡水鱼养殖场

新姚村地址在哪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新姚村新姚村位于石湖荡镇东侧,东濒斜塘江与张庄村...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精选种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