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故事大全 农村养殖故事视频_种植_茶美文

茶美文>农业>种植

农村养殖故事大全 农村养殖故事视频

时间:2023-09-11 08:43:52 作者:分飞燕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养殖鹅只为鹅毛

农村青年创业故事:养殖鹅只为鹅毛

  养鹅只为鹅毛一月竟赚千万

  每年春天,内蒙古奈曼旗的养鹅基地都会孵化出上百万只雏鹅,这些小鹅一部分会留下来在基地饲养,另一部分卖给农民去饲养。这样算下来陈焜荣的鹅场一年就会产100多万只鹅。可是就算是有100多万只鹅,依然不能满足这个鹅场的老板陈焜荣的使用量。

  其实在这些鹅身上,陈焜荣最想要的不是鹅肉,而是鹅毛。小鹅出壳后3个月就可以取毛了。

  记者:“像这样的鹅毛什么地方是最好的呀质量?”

  员工:“这片最好,这是一个鹅身上的最漂亮的。”

  记者:“这种毛价钱怎么样?”

  员工:“这种毛在市场上要500多元一公斤。一根,这一根就2角多。一只鹅有14根,基本上就已经达到3元多了,这就是附加价值。”

  按照这样的价钱来算,一只鹅身上的毛就可以卖到20多元钱。可是即使是这样高的价钱,陈焜荣依然不能收到足够的鹅毛,整个国际市场对鹅毛也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

  陈焜荣:“假如我们厂里能够达到一天提出一吨绒的话,那以现在的市价30多万元将近40万元一天。假如一天能够一吨绒的话一天就是40万元,一个月就1200万营业额。”

  记者:“营业额是吧?”

  陈焜荣:“像这样的鹅毛如果我每天能加工3吨,那我一个月的营业额就将近有1000万了。”

  每天加工3吨鹅毛是陈焜荣在心里为自己定的短期目标,为了达到心里的目标,他付出了近10年的努力。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陈焜荣和一起来大陆做生意的台湾商人都选择了南方沿海的城市投资,可是没过两年陈焜荣却相中了辽宁。

  陈焜荣:“当时我本来在南方的羽绒厂,基本上货源都从中国各地过来,包括四川安徽各地的羽绒都有。我发觉到从东北过去的羽绒质量,不管弹性它的绒朵大小,远远的超过南方地带的羽绒,只要你有现金你可以买到很好的货源。羽绒,原毛或是绒朵。”

  起初陈焜荣就是在东北一带收购鹅毛,然后运到南方去加工,后来却发现在工厂里加工的鹅毛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东北。这时候的陈焜荣认为,东北是大陆鹅绒产量比较高的地方。同时也让他萌生了要去东北建羽绒加工厂的想法。

  陈焜荣:“所以我就到东北考察,考察到黑龙江省吉林省一直到沈阳,然后我发觉货源这么充裕。我每次从这边进货,不管汽运或火车运到南方,在那边加工,这边运费成本无形就提高了。我干脆在北方这地方设一个厂。”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焜荣开始琢磨着建厂的地点。沈阳工业比较发达,城市规模也大,物流比较方便,陈焜觉得沈阳是一个很合适的地点。

  带着要到东北来淘金的激情,陈焜荣花了1300多万组装机器设备,在沈阳开始建厂。

  陈焜荣:“当时投入包括这些设备,最主要的是工程师。当时这些设备还师台湾工程师过来组装的,当时这些设备是合人民币一千三四百万吧。那时候就是信心满满的,想肯定能大干一场。”

  陈焜荣的这些机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羽绒加工设备,每天能加工羽绒24吨。按照这样的加工量算的话,厂里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设备刚刚安装好,陈焜荣就马上和台湾的客户签订了一笔大额订单。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这个台湾商人傻了眼。

  陈焜荣:“有家屠宰场跟我合作,他几乎把他所有每天屠宰的鹅毛都卖给了我。结果我发觉到,攒了10天的屠宰的毛,到我这边加工,不到两天就完事了。工人都出去收鹅毛,大概得出去七八十公里,四五十人能收,一星期能收六七万只鹅,还不够三天的,两天多就又生产完了。”

  工厂员工:“我们都出去收鹅毛,我们全厂工人收一个礼拜的量,大约是两三吨吧,还不够我们这厂里加工两天的。”

  货源的紧缺弄的陈焜荣措手不及,眼看交货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可是陈焜荣却无货可交。这个时候的陈焜荣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自己过去在东北进的那些原料是很多大的羽绒厂在改制期间多年积压的存货,而实际上东北的货源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陈焜荣:“当时金钱的损失折合人民币几十万吧,但是最痛心的不是金钱的损失,是我在羽绒界的信誉度。我历来从来没发生过这种情况。”

  投资了千万元的设备,却没有了货源,继续做下去原料始终成问题,撤资不做了,前期的投入就泡了汤。一天陈焜荣为了寻找货源来到了一家养鹅场,看到鹅场里的鹅,陈焜荣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陈焜荣:“我就想我们台湾有那种品种挺好的鹅,然后我就尝试着把它引进来。”

  因为原料不足陈焜荣的羽绒厂每年只能生产3个多月,这时陈焜荣决定自己养鹅,用自己的鹅来供应自己的羽绒厂,但是他却不想养殖本地鹅。长荣鹅是台湾的品种,体形比普通家鹅要大,更重要的是这种鹅的产绒率高。但是这种南方品种的鹅适不适合在北方生长呢?

  陈焜荣:“我第一次就带了15个种蛋过来,结果在这边孵化出7只鹅雏。”

  小鹅孵出来以后陈焜荣并没有精心的照顾它们,而是把他们放在农民家里像当地的鹅一样在院子里放养,为的就是看这种长荣能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经过两个月的饲养这些长荣鹅完全长大了,而且对北方寒冷的环境很适应。

  养殖户:“再说他那鹅也好,多老大呀。这大鹅蛋这稀罕人,顶咱们这俩,真顶咱这俩。你瞅这鹅蛋吧再看我这个,就像大鸭蛋似的。本地鹅正常应该是8斤左右,像这种大鹅,大公鹅有时候长到30斤。”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陈焜荣开始在厂里饲养长荣鹅,养殖规模也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到2003年陈焜荣的`场里已经有了1万多只种鹅,但是如果想满足厂里的鹅毛需求量,眼下的养殖规模还是在是太小了。如何扩大养殖规模成了陈焜荣眼下亟待解决的事情。

  陈焜荣:“沈阳市周遭要找这么1000多亩地也不容易,价钱更不用谈了根本不是企业能接受的价钱。”

  土地的费用问题阻碍陈焜荣事业发展。正在陈焜荣想办法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内蒙古奈曼旗的政府正在招商引资。他决定和厂里主管业务的孔祥云经理一起到内蒙看看。

农村创业故事:冯永飞养殖兔子有绝招

农村创业故事:冯永飞养殖兔子有绝招

  下面分享一篇农村小伙子养兔子有绝招的故事供大家阅览。

  2009年11月10日,一场大雪覆盖了山西吕梁山区的沟沟壑壑,晚上10点多,采访的记者和一个叫冯永册和飞的浙江商人,还在山路上冒着雪赶回临汾市区。

  记者:你今天晚上必须要赶回临汾吗?

  冯永飞:对呀,一定要赶回去了。今天晚上不赶回去明天更跑不掉了,要在这里呆一个礼拜了。

  因为在浙江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冯永飞怕困在山里一时间回不去,尽管山路又窄又滑、并且一边是峭壁,另一边就是悬崖,冯永飞还是决定连夜往临汾赶。

  冯永飞:今天真的很紧张,都把心都吊起来了。吓死了,我在家里的话这样下雪我也不敢开车了。

  冯永飞心急火燎想赶时间,但车却时不时的就被陷在雪里。

  就这样一路上走走停停,100多公里的路,走了近10个小时,凌晨的时候终于到了临汾市区,第二天,冯永飞还要去看他在临汾市的另一个养兔基地。

  冯永飞是浙江南浔人,2007年认准了山西这个地方,现在他已经在山西临汾建了5个长毛兔养殖基地,有500多户农民在给他养殖长毛兔。

  那么,一个浙江商人为什么不远千里地要在山西发动农民养殖长毛兔,他又怎么在两年的州兆盯时间里在临汾市建起了5个养殖基地,最初的原因就是兔子的胡须惹出的祸。

  江苏省的大丰市是我国长毛兔的主要养殖区,当地农民都有养殖长毛兔的传统,生产集中,容易控制,冯永飞决定选择大丰做货源地。

  冯永飞:我自己有一个基地,肯定一个货源量肯定也能保证,要不这个兔毛量不是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的吗。那这个猜含量也是能够保证的。(换掉)

  然而,冯永飞在大丰人生地不熟,也不可能一家一户地要求农民怎么剪兔毛,在朋友的介绍下,冯永飞结识了一个叫康桂林的人。

  康桂林是大丰本地人,做了20多年收兔毛的生意,和当地的养殖户收购商贩都熟悉。冯永飞找到他,提出跟他合作收购兔毛,利润两个人分成,而康桂林主要负责控制养殖户剪毛时的质量,凡是掺进兔子胡须的,收购的价格就低。

  康桂林:就和小贩子和养殖户说,现在为了销售数量你们把那个兔毛分开价格能高一点,胡须掺在里面价格低,我们加工的时候难度高一点。

  虽然收兔毛的的活交给了康桂林,但冯永飞还是经常去了解收购情况。自从康桂林给养殖户提出把兔子胡须和兔毛分开的要求后,冯永飞收上来的兔毛质量果然得到了提高,冯永飞的客户也很满意。

  这样的好日子大概过了3年,2006年正在冯永飞暗暗为自己的决定得意的时候,香港那边的客户又找上门来了。

  客户:他也没有一个固定性,如果我们收的这批毛注意点的,农户注意点的胡须少剪几根进去的,问题严重性少一点,如果有一个地区他随便不管的,乱剪的毛的,那这个肯定严重了。

  冯永飞赶到江苏大丰,找到了康桂林询问收购情况。康桂林也如实的说出了当时收购兔毛的难处。

  原来收不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兔毛是和整个兔毛市场的价格行情有关。兔毛市场一般是9年一个周期,其中3年涨,3年落,3年平。

  冯永飞到江苏大丰的时候正好赶上兔毛价格不好的时候,冯永飞的到来正好解决了养殖户的销售问题,所以即使冯永飞要求兔毛里不能掺有胡须,做起来有点麻烦,但是能为了能卖出兔毛,养殖户们也都愿意合作。可是3年之后兔毛开始涨价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康桂林:行情本来就是这样,三年一次高潮,到高潮的时候原来不收购的也来收购,收购的也收购了,收购人比较多的时候质量就差一些。

  2006年,兔毛市场又出现了一个销售高峰,兔毛紧俏,即使有些杂质的兔毛也很好卖,农民也剪兔毛的.时候也就不再注意兔子的胡须问题了,这让冯永飞感到自己失控了。

  冯永飞:刚开始的时候有效的,卖不掉的时候有效的,他肯定乖乖的听我的,后来我货送到香港,他们对这个货很满意的。行情一上去,你买,我买,你不要,马上有人家买去了,所以对我来说也是控制不住。

  价格高的时候老百姓就不再像过去那样按要求处理兔毛了。这让冯永飞意识到一个问题。

  冯永飞:不是我自己培养起来的基地,如果是我自己培养起来的基地肯定是好的,他们是传统养兔的,不是靠我的。

  折腾了几年,在大丰的养殖户眼里,冯永飞还是一个收兔毛的。为解决兔毛里掺进胡须的问题,冯永飞决定有一个大动作,没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几个股东的坚决抵制,致使冯永飞陷入了众叛亲离、孤军奋战的境地。

  2007年2月冯永飞决定,在他的家乡南浔投资1000多万建一个种兔场,这让冯永飞的股东们炸开了锅。

  股东沈火根:当时因为建兔场的时候是兔毛行情最不好的时候。建个兔场你肯定要亏的,这两年行情稍微好起来了。当时真的,他建种兔场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想不通,因为明亏本的事情。

  当时不仅是兔毛的市场行情不好,也是因为,养殖兔子年头多的养殖户在自己家里都可以培育,专门搞种兔生意是不赚钱的,况且冯永飞要投资1000多万,股东们都认为风险太大,尽管冯永飞反复说明自己见种兔场的意图,但股东们都觉得没有必要。

  冯永飞:他们是想不通,觉得你花这么多钱,你什么时候拿出来。他们问我这个问题。

  既然解释不通,作为最大的股东,冯永飞就自己做决定开始建设种兔场了,开工之后,冯永飞想让一个叫钱玉良的股东负责种兔场的筹建,却遭到了拒绝。

  钱玉良是最早和冯永飞一起收兔毛的人,和他的感情也最好,冯永飞希望他能帮忙操持种兔场建设的事情。

  股东钱玉良:我不来做,我当时就跟他说了,我不来做的。我现在种兔场一般都不来。

  一起共事这么多年,钱玉良还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冯永飞。

  支使不动钱玉良,冯永飞就找到了一直负责兔毛收购的股东沈火根,希望他能帮助自己一起打理种兔场的工作。

  股东沈火根:怎么抵抗,他叫我去干,我一般不去,因为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你非要我去做,我不去了。

  就这样冯永飞找到一个人就被一个人拒绝,一次次碰壁后,冯永飞把所有建种兔场的事情揽下来,每天都呆在场里,看着和自己共事多年的股东们形同陌路,冯永飞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但兔子胡须的问题不解决,他将失去一个未来的市场,他不能不坚持自己的做法。但是为了缓和跟股东们的关系,冯永飞给5个股东都配备了汽车,但是股东们似乎并不买账,却对建种兔场仍然不满意、不参与,此时的冯永飞,只有争取一个好的结果,让结果去说服每一个股东。

创业故事 山鸡养殖

创业故事山鸡养殖

  七彩山鸡又叫环颈雉鸡、野鸡,是由美国内华达州引进我国的。七彩山鸡的羽毛非常漂亮,长相跟孔雀颇有几分相似。

  现在四川彭山县谢家镇的邓庙村,这里青山绿水环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特别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绿化面积超过90%,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七彩山鸡,又名环颈雉鸡、也叫山鸡、野鸡,是由美国内华达州引进圆迹我国的。七彩山鸡的羽毛非常漂亮,乍一看,长相跟孔雀倒颇有几分相似。本节目讲述的是王飞跟着父亲两个人一起靠外出打工挣来的几千块,独自办起了七彩山鸡养殖场的创业故事。

  17岁那年,王飞背上行囊,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一次偶然的机会,23岁的王飞在央视看到饲养山鸡致富的报道,心中便萌生了养殖山鸡的梦想。

  2008年,王飞回到了家乡,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以每只100元的价格从成都买回了38只鸡苗。鸡生蛋,蛋孵苗,第一年,王飞的七彩山鸡就达到了700多只。那一年,他一共赚了1万多元钱。

  2009年年初,王飞一次性自然孵化了1500只小山鸡。为了给山鸡更好的生长空间,王飞把自家的'屋子全部腾出来养鸡,自己和父亲搬到了隔壁三叔家。

  然而,一场疾病也正在滋生。当年下半年,眼看王飞的山鸡就要上市,一夜之间,却全部死亡。养殖密度过大,山鸡感染了烈性传染病。

  思量再三,他决定从头开始。很快,他又到成都买回了700只小鸡苗。他把家门前的那块空地开辟出来,围上网,打上木桩,专门饲养成年山鸡。这样一来,鸡苗和成年鸡就分开了,他还跟县里畜牧局的技术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一有状况就能及时解决。

  如今,王飞的鸡舍里有七彩山鸡、绿壳蛋鸡和小鸡苗共3000多只。去年底,在眉山市彭山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又新建了一所占地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新辟了一块荒山地,添加了小型自动孵化设备。实现年出栏成年七彩山鸡6000余只,出栏小鸡苗10000余只的养殖规模,年利润达10万余元

  养野鸡的创业故事

  2005年,26岁的吴艳还是四川省江油市一家棉纺织厂的纺织女工,一个月收入700元。吴艳的家在农村,自小家境贫寒。那个时候的她,因为胆小自卑,就连跟别人说话都有严重的障碍。

  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胆小害羞的吴艳竟然要干出一件在别人看来胆大包天的事情,她竟然要主动选择下岗,回老家创业。这件事情激起了丈夫黄秀东的强烈反对。黄秀东认为,吴艳跟生人讲话都困难,更别提自己创业了。

  但吴艳却不顾丈夫的反对,2005年她带着下岗安置费和借来的5万块钱,独身一人回到距离江油市200公里的家乡——大英县象山镇白角滩村,干起了野鸡养殖。

  野鸡养殖对吴艳来说完全陌生,她买来相关书籍学习,在家乡租下了一所旧校舍和小山梁,买了300组种鸡。由于缺少资金,吴艳没有孵化设备。她土法上马,想用电热毯加棉被进行孵化,结果第一批1000多只蛋全部报废。吴艳没有气馁,第二年,她又借了些钱,并请来一位畜牧局的亲戚驻点指导,一批批的小野鸡终于孵出。

  与此同时,吴艳还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拜师学艺等途径学习养殖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她废寝忘食地守在养鸡场观察野鸡采食、产蛋等情况,摸索科学养殖方法,使野鸡存活率大大橘圆并提高。半年后,野鸡到了发情季节,开始产蛋,这可把吴艳高兴坏了。然而,高兴之余吴艳没有想到,等待她的却是现实一连串的打击。

  2006年,吴艳拿着野鸡到饭店推销。她在大英县卖野鸡是独一份,就定价为300元一腔猛只。可她找了十几家饭店,都没人买账。

  鸡养大了卖不出去,5万元本钱已经所剩无几,吴艳陷入了资金困境。又累又急,她突发了急性胆囊炎。孤零零一个人趟在医院里,吴艳已经穷得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了。

  但吴艳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生病,却让她在绝望中遇到了一位重要的人,不仅给她的财富带来转机,还让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人就是杨建设,是当地卫生院的院长。吴艳付不起医药费,杨院长二话没说先帮她看好了病,告诉她,等有钱了再来还。

  一个月后,吴艳出院了。为了答谢,她请杨院长到家中做客,还炖野鸡给杨院长吃。这次吃饭让杨院长对吴艳有了更深的了解。没想到,杨院长听说吴艳的野鸡难销,竟然主动帮她宣传。

  杨院长的热心帮助,让吴艳封闭的心变得开朗起来,她开始尝试着交朋友,没想到这些朋友竟然成了她前期开拓市场的最好途径。2007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她把野鸡卖到大英县的几家野味馆,价格定到每只198元,一共净赚了三十多万。

  2007年8月份,吴艳跟四川九寨沟一家公司签订了15万只野鸡的购销合同。吴艳的丈夫黄秀东也辞去工作跟她一起干。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她把三十万元全部投入,跟二十多家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由她卖鸡苗给农户,等野鸡出栏后再统一销售。本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吴艳没有想到,随之而来的天灾竟然要把她逼入绝境。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九寨沟也是重灾区,15万只野鸡合同全部终止。一天,吴艳回到家,被家里的景象惊呆了。

  合作社的养殖户从吴艳手里买来的鸡苗,养到出栏了又卖不出去,大伙都急了,天天坐在吴艳家里摔摔打打,就是想让吴艳按照合同收鸡,因为农户自己不知道野鸡的销路在哪。为了卖鸡,吴艳两口子在四川省内到处找销路。2009年5月,跟养殖户承诺的10万只野鸡依然找不到销路,吴艳也实在没有钱去收购养殖户手里的鸡了。无奈之下,她要瞒着丈夫去做一件事情。

  过了不几天,丈夫黄秀东就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一到晚上,吴艳总是对着一面小镜子比比划划,嘴里还念念有词,问她干什么她也不说。

  原来,吴艳打算去向县委书记寻求帮助,但一直以来她都有一个弱点,跟陌生人一说话脸就红,特别是跟她觉得重要的人对话时,她就更是紧张。于是,吴艳想出了一个办法,头天把要说的内容和县委书记可能会问到的问题都写在纸上,然后背下来,对着小镜子反复练习。

  吴艳对着小镜子练习之后,第二天直接找到了县委书记,不但争取到了一万元的资金补助,还获得了十万元的贷款。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对吴艳刮目相看。

上一篇:河南省特种养殖业协会郑州会成立吗 河南省特种动物养殖协会

下一篇:更多种植

本文标题:农村养殖故事大全 农村养殖故事视频

本文链接:http://m.chameiwen.com/article/30672.html

使劲推荐

上海市淡水鱼养殖区地址 上海淡水鱼养殖场
上海市淡水鱼养殖区地址 上海淡水鱼养殖场

新姚村地址在哪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新姚村新姚村位于石湖荡镇东侧,东濒斜塘江与张庄村...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精选种植标签